(来源:互联网+体育) 联盟力量
40多岁的李淳是跑马圈里有名的跑马人,不仅因为他是江西省首个完成两轮世界大满贯(东京、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六星跑者,更因为他是跑马圈首屈一指的奖牌设计师。
2019年,李淳在上海跑完第100场马拉松后,经朋友介绍要为景德镇马拉松设计赛事奖牌,彼时的李淳已经在马拉松文创摸索过多年,从陶瓷战鞋到马拉松周边,但多年的苦心经营却没有在市场上激起浪花,曲高和寡的市场境遇困扰了他很多年。
而一块马拉松奖牌却意外打开了李淳在体育文创市场的入口。
— 1 —
一块奖牌的意义
人生第一块马拉松奖牌的设计,可以说让李淳“一战成名”。这是李淳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景德镇设计的马拉松奖牌,带着对景德镇的长久感受,李淳别出心裁以陶瓷工艺中的拉坯机为原型,设计出了一块能够旋转的陀螺造型奖牌,当时让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2019景德镇国际马拉松奖牌
自那以后,李淳就给自己定了另一个“100小目标”:设计100块马拉松奖牌。
李淳回忆道,自己人生的第一个“100小目标”,是跑完100场马拉松,早年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但对于一年能跑三十多场全马的李淳来说,这个目标很快就实现了。
然而当他真正完成这个目标的那一刻,李淳反倒没有了兴奋感,“因为我突然发现这仅仅是事关自己一个人的成绩,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在将自己置身于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时,李淳意识到了自身价值的渺小,而突如其来的机会,让他得以幸运地介入到马拉松奖牌设计中来,从此确立了新的人生目标。
陆续的,李淳已经做了50多块马拉松奖牌,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先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考察一番,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再一一浏览当地的风景名胜,寻找标志性的地标文化,然后穿梭于大街小巷,感受地方的生活气息。
在李淳看来,每一块奖牌对当地城市、对跑者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他讲到,自己这些年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亚,最东到抚远、最西到喀什、东南西北都去过,“然而对于很多别有洞天的无名之城,如果不是去参加马拉松比赛,自己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它的存在。”
作为跑者,在陌生城市匆匆参加完比赛,可能来不及了解当地风情就走了,“最后能留下来的,只有那块奖牌。”
为了能给每一位不远千里来参加跑马的人留下一座城市最鲜明的记忆,李淳尤其注重在奖牌中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他设计的奖牌上总能看出一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方寸之间凝聚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造型美感与人文气息的兼具。
例如在景德镇马拉松奖牌上融入的陶瓷元素、在英雄之城南昌马拉松的奖牌上嵌入转动的五角星;在戈壁之城瓜州奖牌上留下的悟空元素,还有桂林马拉松、黄埔马拉松、青岛马拉松、佳木斯马拉松等等,对每一块奖牌,他都力求展现当地文化风情。
戈15挑战赛奖牌
佳木斯马拉松奖牌
2019黄埔马拉松奖牌
而从这些年得到的反馈中,李淳也越来越相信,“奖牌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荣耀象征,同样也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而这,其实也反过来为马拉松赛事的兴盛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
— 2 —
文创苦旅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李淳结缘马拉松奖牌,是基于朋友的介绍,正是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就像被风吹进田野的种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李淳的文创事业很快在这里开花结果。
但在此之前,李淳可是经历过一番文创苦旅的。
把时间调回到2015年之前,彼时李淳还是一个房地产营销策划领域的创业者,在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的那些年,他也时常出没于各大酒局,陪客人胡吃海喝、昼夜颠倒,生活节奏一度陷入混乱。那时纯粹是出于健康需求,李淳开始养成跑步的习惯,但他很快便热爱上这项运动。
随着生活轨迹的改变,李淳对马拉松的热情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意,那时有员工抱怨过他“天天都是马拉松,甚至把生意丢到一边。”
面对事业和兴趣之间的冲突,李淳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失衡了,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调控政策压力,和他身在其中真实感受到的疲惫,最终让他退出了这个领域。
2015年,李淳正式成立淳如文创,转向文创设计和创意策划,他自己也逐渐回归到陶瓷艺术家和马拉松跑者的身份中来,生活里的一半时间是在景德镇陶瓷工作室和跑马的路上度过的。
既热爱艺术又热爱跑马的李淳,那时就一心想要把这两者融合起来,想成为马拉松文创领域的设计师和创业人。
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毕竟那时马拉松赛事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体育行业的人不需要文创,文创领域的人也不会想到体育,只有李淳凭着满腔热情“不合时宜”地入场了。
于是在高频率参加国内外各项马拉松赛事的同时,李淳还会亲自设计制作陶瓷跑鞋,送给各大满贯赛事总监。那时他致力于以一名中国陶瓷艺术文化传播使者的身份,去向各国展现中国的陶瓷艺术魅力。
“每一个收到陶瓷跑鞋的人都非常喜欢”,李淳还依然记得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惊喜与兴奋,这让他对自己的艺术品充满信心和希望。
四川金顶目前形成了包括石灰石开采、加工、产品销售,仓储物流产业的布局。经公司自查,目前日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当这些作品真正流入市场面向广大受众时,却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账,因为买一双陶瓷跑鞋对跑者来说没有这个必要。
李淳回忆到,那时期马拉松在中国的参与人数并不多,赛事规模也比较小,整个行业才刚刚起步,体育文创更是缺乏市场,即使是价钱不算贵的马拉松文创周边产品,光靠三天赛事期的线上销售,都少有人问津。
这让李淳一度陷入痛苦的怀疑,他苦于寻求体育文创与市场的切入口,却迷失在一件件精湛的陶艺作品中,曲高和寡成为他创业的最大教训。
如何从设计师转变成一个具有商业思维的人?李淳开始反思,后来他意识到一个根本问题:马拉松文创这条路并没有错,只是国内马拉松市场时机未到。
直到2019年,朋友的引荐让他找到出路,而那时中国田协备案的马拉松比赛已经达到一年两三千场的火爆程度,与2014年前后全中国一年还不到20场的数量相比,是指数级别的增长。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李淳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马拉松文创终于不再是为了做文创而做文创了,它是真的有这么大的需求,老百姓的踊跃程度早已不同以往。”
— 3 —
马拉松文创的春天
现如今,李淳设计的奖牌甚至出现了不少追逐者,“很多人会看我为哪个赛事设计奖牌,就去参加那座城市的跑马。”
他笑谈起最初身边很多人批评他“跑马是在玩物丧志”,“但是现在,当年讲这些话的人,现在我都在带着他们跑。”
这种“真香”定律的出现,对李淳来说,意味着自己的马拉松文创事业终于迎来了春天。
尽管疫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的发展,但李淳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是趁着这几年,李淳已经给国内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做了50多块奖牌,有20多块因为疫情原因没有发出来,他相信一旦疫情结束,“那之后几乎每周都有人能跑到我设计奖牌的赛事。”
图中右边为李淳
而在设计100场马拉松赛事奖牌的“100小目标”后,李淳又接连定下了第二个、第三个“100小目标”。
第二个是跑满100场由自己设计奖牌的马拉松赛事,第三个则是作为中国体育文化使者,给100个国家的各大组委会做陶瓷鞋。“目前除了非洲偏远小国没有马拉松,大部分国家都会举办1到2场赛事。”
从李淳的精神体魄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热情,他看起来仍像是充满活力且信念坚定的年轻人,似乎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整装待发,似乎随时都可以开始下一段旅程。
尽管李淳今年已经40出头,“等跑完百马百国的那天,肯定也要奔6了。”
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跑马带给他的这些闪闪发光的能量,如今他平衡着跑马、艺术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加游刃有余。
在采访的最后,我问李淳对于自己的定位更偏向于三者中的哪一个时联盟力量,李淳讲到,他的幸运之处在于,不必拘泥在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圈子里和别人做单向度的比较。他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斜杠中年,不掉进任何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也就比别人有更多的可能。